这是资讯架构学–网站应用,第三版的第六章:标签系统(Labeling Systems),‘分类标签的命名是一种表达形式。…所以,标签的目标是有效地沟通讯息;也就是说,传递意义时,不用占用太多网页的垂直或者说是用户的认知空间。’这个目标其实是很清楚的,主要就是用来沟通,但是清楚并不代表容易做,这一章与上一章相形之下,ㄚ琪会更注重这个目标。

‘…我们标签的产生远超过网站,从亚当替动物命名开始,标签命名的事就是人类之所以为人类的基本能力之一。’这里引用到了亚当的故事,ㄚ琪重复一次经文的使用,在旧约创世纪2:19,‘耶和华神用土所造成的野地各样走兽和空中各样飞鸟都带到那人面前,看他叫什么。那人怎样叫各样的活物,那就是他的名字。’,所以标签的命名不是新技术,而是自有人类以来,神创造我们就有的能力。而就因为如此,我们往往在我们的网站上订了很烂的标签,当然是因为是网站,所以与人互动的模式比较慢,而且难,所以像ㄚ琪的工作达人的标签订定,ㄚ琪还没见过有人抗议的,一切都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模式下进行着,也就是如此,ㄚ琪很有警惕自我的自知之明,希望从这一章的建议,可以思考工作达人的标签系统。

为何关心标签命名之事?

‘当我们经由自己设计的网站与用户“交谈”时,对方有任何的言行反应就无法立刻得知。’书中说部落格较例外,但是ㄚ琪经营这么久的工作达人,还是发现多数的人潜水居多,事实上还是很难跟用户对话。正因为沟通便得如此困难,所以‘命名标签之事更显重要’了。

‘用户和网站拥有者之间的对话,通常是从网站的主页开始。要了解对话是否成功,可以连到某个网站的主页,尽可能忽略设计上的其他面向,然后,问你自己一些问题:主页上显著的标签是否吸引你?如果是,原因是什么?如果标签是新的,没看过的,或者令人困惑的,网站上是否有说明?或者,你是否必须点一下才能知道?虽然不科学,这种标签测试的行为,可以让你了解用户实际对话的情形。’

2011-07-18_172601

现在的版面

2011-07-18_172856

过去的版面

ㄚ琪只要说,现在的版面里面的标签看起来是很直觉得了,真的是比以前的要好。

过去的标签系统有这些的缺点:

  • 标签的代表性不够,而且没有做区隔
  • 标签行话成份太重,没有以用户为核心
  • 标签浪费钱
  • 标签无法让用户得到好印象

各式各样的标签

情境式连结

指向其他网页中大块资讯的超连结,或者指向同一张网页中的另一个位置。

标题

用来描述接在其下的内容。

导览系统选项

代表导览系统中选项的标签。

索引术语

供应搜寻或浏览的关键字和主旨标题。关键字和主旨标题代表的是内容。

标签作为情境式连结

这里有关于个人网志(blog:部落格)的说明,‘情境式连结就没必要那么讲究。来看网站的都是作者的朋友,作者可以假定他的读者都拥有相当程度的背景,也就是情境知识。或者,作者觉得让连结标签的意义模糊一点,可以让读者在浏览时有一点神秘感。所以,作者可能会决定在设计情境式连结标签时少一点代表性意义。’

个人网志似乎是这样子没错,倒是工作达人一开始就没有设限为朋友之间的沟通,所以我发觉也不能太神秘,设定标签还是要有意义一点,比较可以让ㄚ琪较不熟的朋友更自在使用吧。

资讯建筑师在这里应该可以自问:‘用户点下去之后,期待看到怎样的资讯?’

另一方面要承认情境式连结,常常不在资讯建筑师的掌控之中是很重要的。而且大部分是作者自己知道的,好在ㄚ琪既是作者,也自诩是这各的资讯建筑师,所以这个问题就比较可以克服。

将标签作为标题

‘标签时常被作为标题使用,而标题就是描述接在其下面的大块资讯。’

‘标题之间的阶层关系,无论是大标题、小标题或同层次的标题,通常是透过一致的编号、字型大小、颜色和样式、空白和缩排、或者是这些组合起来建立的。’

有关标题的讨论,可以参考ㄚ琪的部落格内容密技-标题是所有的一切站内最佳化这两篇文章。

导览系统内的标签

‘因为导览系统内通常有一小群选项,因此标签应用上的一致性要求,就比其他种类的标签更严格。’

‘用户是仰赖导览系统的,经由一致的网页位置和外观,产生合理的行为;标签也应当如此。’

这里有一些参考作法:

  • 总页(Main)、主页(Main Page)、首页(Home)
    搜寻(Search)、寻找(Find)、浏览(Browse)、搜寻/浏览(Search/Browse)
    网站地图(Site Map)、内容(Contents)、目录(Table of Contents)、索引(Index)
    联络方式(Contact)、与我们联络(Contace us)
    说明(Help)、FAQ、常问问题与解答(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新闻(News)、新闻&大事纪(News&Events)、新闻&声明(News&Announcements)、声明(Announcements)
    关于(About)、关于我们(About Us)、关于(公司名称)(About <company name>),话说本站(Who We Are)

‘同样的标签通常可以代表不同类别的资讯。…如果你在网站中以不同方式使用相同的标签,用户会感到困惑。’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导览标签可以在主页上做简单的说明以强化其意义(也称为范围注解)。’这个的意义甚佳,ㄚ琪也满想要这样做的,读者也赞成吗?给个留言让我知道吧。

标签作为索引术语

‘索引术语标签时常被称为关键字、标记、描述性中介资料、分类法、控制词汇、以及汇编词汇,有几组索引术语标签可以描述任何型态的内容:网站、子网站、网页、内容区块等等。’ ‘索引术语也可以让浏览更容易一些:来自于一群文件的中介资料,可以作为可浏览清单或选单的来源资料。这一点对用户很有益处,因为索引术语提供另一种途径观看网站的主要组织系统(像是游士页单位所组织的资讯架构)。’ Search Engine Watch (http://www.searchenginewatch.com)是最有用的资源网站,你可以在此学到Web搜寻引擎与目录的运作方式,以及如何替网站的主页和其他主要网页做索引,以增加你的网站跑到搜寻结果最上端的机会。

图示型标签

‘除非你的网站有一群忠实而有耐心的群众,愿意学习你的视觉语言,否则,我们建议你指针对系统的少量选项使用图示标签;要小心不要把造型放在功能之上。’还好ㄚ琪也不太会画图,所以工作达人上也不会有太多这种图示,不知读者又是怎样的感觉?

设计标签

下面是一些原则:

通用的原则

尽量窄化范围

‘窄化的商业情境,意指网站的目标和架构更明确,显然,标签也会达到更明确的效果’。

‘如果你正在规划网站的范围,例如,谁要用网站、内容是什么、以及网站要怎么用、何时用、为什么别人要用等等,锁定简化为其目标,就会让你的标签更有效。’

‘如果你的网站必须挤入所有的生意,则要避免使用会代表整个网站内容的标签。’

发展一致的标签系统,而非标签

‘为什么一致性很重要?因为一致性代表的就是可预测性,当系统可预测时,就容易学习。’

一致性会受到的因素:

  • 风格
    版面形式
    语法
    粗细程度:‘不考虑例外情况,用户要是碰到一组标签其含义有不同的粗细程度,则会感到很困惑的。例如,“中国菜餐厅”、“餐厅”、“法式速食店”、“汉堡王”等等。’这样子说来,工作达人的分类系统倒是做得像是这回事,但是标签好像就很难分出粗细程度,我向或多或少会影响到使用者的困惑了。
    理解性:例如,如果服饰零售商的网站列出“裤子”、“领带”、“鞋子”,但不知怎地,漏掉了“衬衫”,我们可能就会觉得哪里出错了。
    观众:把“淋巴瘤”和“肚子痛”这样的词混在某个标签系统中,也会让用户感到不解,即使只有暂时性的困惑。

标签系统的来源

‘你的网站、或类似网站、或竞争对手网站上,现存的标签系统可能包含你需要的标签。’

你的网站

‘一个有用的做法是抓出单一文件内现有的标签。’哇,这个工程可浩大了,而且感觉是修正网站的所有标签使其一致性,至少ㄚ琪现在看起来是这样,ㄚ琪直接剪图来看范例:

2011-07-20_141221

‘以表格的方式整理标签,可以用更集中、更完整、更精确的观点,看待网站的导览系统,将之视为一种系统。不一致性就很容易抓出来。’这就正如ㄚ琪所预料的,读来这里直拍案叫绝。

类似网站和竞争对手网站

2011-07-20_142007

ㄚ琪直接举书中的范例,看上图这四家Compaq、Gateway、Dell和IBM的标签系统,我只能说大家都学到借用的能力了,讲白点就是抄,不过网路是共享的,没有人可以管你怎么抄,但是要注意内容可不能大抄啊,否则随时会被注意到。

控制词汇以及汇编词汇

一些图书馆或特定领域专家所建立的词汇既是公开且被广泛使用的。

这里有个实例,‘教育资源资讯中心汇编词汇(Educational Resources Information Center(ERIC) Thesaurus)。’

这里列出四个标签来源:

真没想过有人会建这样的系统,而且ㄚ琪也从不知道有这样的系统可以帮忙建构标签系统,但不知华文的世界又是如何?

建立新的标签系统

内容分析

‘你可以读取网站中有代表性的内容,然后替每份文件速记一些描述性的关键字。’快一点的作法是‘把焦点放在内容中具代表性的资料,像是标题、总结和摘要’。

另外有一种自动粹取工具,可以帮你解决80%的工作。

读来这里ㄚ琪觉的这一小节有点奇怪,要建立新的标签系统,可是却是由你现有的内容来做分析,看起来好像是原来的网站系统没有作标签,现在要增加这个功能的样子。而自动萃取工具除了后文会介绍之外,ㄚ琪算是也颇有心得的,因为硕士论文就是主攻这一类的技术,不过我是写自动分类,看起来倒是像自动标签了。读来这里,ㄚ琪马上想到工作达人是否可以有自动标签的功能,很快地Google了一下,发现有用Simple Tags来强化WordPress的标签功能,提到了这个外挂有自动边签的功能,怎以前没注意到,以前总以为Simple Tags就是简单的意思,所以想说WordPress有了飙签的功能后,应该就不需要这个外挂了,现在透过这书的教导,联想,查询,实作,原来学问可能就是这样养成的吧。马上试用看看。糟糕,该篇文章说明好像有点过时,图文对不太起来,看来有空需要再另起一篇文介绍了,ㄚ琪先搁着了。

内容作者

对工作达人来说,ㄚ琪就是其中的一位作者,而且算是最主力的作者,所以要球内容作者替内容建议标签,当然责无旁贷了,不过有时也会发生矛盾的情形,因为ㄚ琪自己可能也无法为这内容提供洽当的标签,这就陷入了困扰了。

用户代言人以及主题专家

除了上述两种方法之外,‘找到专门的用户或者所谓的用户代言人,可以从用户的角度发言。像这样的人可能有图书馆管理员、接线生、或者主题专家(subject matter expert , SME)。’

直接来自用户

卡片排序(card sort)

卡片排序练习是了解用户如何使用资讯的最佳方式之一。’有开放式跟封闭式两种。‘开放式卡片排序可以替现有内容按主题分成各自的类别,然后,再替这些类别命名标签。封闭式卡片排序乃根据现有的类别分主题,然后再将内容排序到这些类别。’卡片排序方法很有用,但是不能作为唯一的一种工具。

自由表列

‘这是取得用户建议之标签成本更低的方法’。这方法参考Rashmi Sinha’s在Februrary 2003 Boxes & Arrows, “Beyond cardsorting: Free-listing methods to explore user categorizations” (http://www.boxesandarrows.com/view/beyond_cardsorting_free_listing_methods_to_explore_user_categorizations).

作法:选个项目,让实验对象瞬间想出一些字眼予以描述。

间接来自用户

‘多数机构都是立于描述需求的用户资料范畴顶端。分析这些搜寻查询是调整标签系统的绝佳方式,更别提用于诊断网站其他各种问题。此外,最近出现的通俗标记法,也是一种有关用户需求的间接来源,相当有价值,有助于资讯建筑师发展标签系统。

搜寻日志分析

搜寻日志分析(也称为搜寻分析法)是最没有入侵性的资料来源方式,以取得网站观众实际使用的标签资讯。可以参考”Search Analytics for Your Site: Conversations with Your Customers ”,Louis Rosenfeld 及Rich Wiggins合着。

ㄚ琪觉得这里大家可以用Google Analytics(分析)或是AWStats,应该就可以符合我们的使用需求了。

标记分析

‘采用通俗标记法的网站最近爆增,这意谓着你有另一种有用的间接标签来源可以学习。’你可以参考del.icio.us或是Funp等之类的工具。

调整和微调

‘首先,以字母顺序排序术语清单。’我想这也是英文语系的国家比较可以做出来,华文的语系可能无法这样做。

‘然后,检讨清单,检查其用法、标点符号、字母大小写等等的一致性’。

‘考虑系统的宽度及广度’

‘尽量把你的范围窄化,集中焦点,使得它能够清楚地描述你的网站读有的内容之需求,解决观众的特殊需求,以及满足事业目标,而且在定义明确的范围之内又能充分得到理解。当然,追求这种目标是很困难的;所有的平衡举措都是如此。’所以第一次看到书里有稍微提到资讯建筑师的收费应该是很高的,相信这在你选择这个工作作为你的糊口生活一定有帮助的。

好吧,因为时代不断变迁、环境不断再变,相对的标签也得一直变,看来要投入这个工作是很累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