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GP 超霸充电池高电力镍氢(NiMH)电池终于在这天2011/07/27 早上十点半没电了,从2011/07/12 11:15使用到现在,小计15天,又比上次18天老了3天了,看起来不太有耐力喔,比起SANYO低自放电3号镍氢充电电池逊多了。
上次在SANYO 低自放电3号镍氢充电电池第九次使用提到了镍氢电池的制造程序,ㄚ琪现在想再继续探讨其中的一个原料氢氧化镍,维基说这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氢氧化物,常用于蓄电池的电极。电池使用过程成它被氧化成氢氧化氧镍。在六水合镍离子的溶液中加强碱得到氢氧化镍沉淀。它的矿物是很罕见的,被称为氢氧镍石。’
看起来好像氢氧化镍并不是直接从氢氧镍石这种矿物直接产出的,所以在Google时发现工研院有一份2011年六月的原料内容比例表参考:
上次的讨论中,其实有这样一句话‘目前市场所使用的材料以球型结构之高容量氢氧化镍品质最佳。’看来是有厂商在做这一块。
继续追查到元大京华有篇台湾电池产业的报告,里面提到‘在上游部分,目前正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如中国碳素研制负级材料,长园、庄铧投入研发正级材料,宏全国际正发展锂电池罐体’。
电池的四个主要构成部分为电极(含正极与负极)、电解液、隔离物及罐体。此四种主要组成的功能与材料的要求因电池种类的不同而有些许的差异,不过整体而言,二次电池的原材料约占全部制造成本的六成以上,而目前国内二次电池制造的关键原材料多数需要仰赖进口(日本),我国目前能够自给自足的部分仅限于罐体(9939.tw–宏全国际,电池罐体占公司营收约3%)、导电碳(1723.tw–中钢碳素)、胶合剂、机器设备(5434.tw—崇越科技,2360.tw–致茂科技)以及少数冲压零件等(参考表一)!整体而言,目前日系厂商已经逐步退出该市场,因此未来上游原材料尚有国内厂商发展的空间!
项目 |
二次电池主要构成部分 |
附注 |
国内投入之厂商 |
材料厂 |
正负级材料 |
由活性物质与导电极板所构成,所谓活性物质是指在导电极板上可进行氧化还原的物质。电池的电极为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发生处,而依其所发生的氧化或还原反应又有阳极(负极)与阴极(正极)之分。 | 荣刚、旭阳、长园、庄铧、中碳 |
隔离模 |
放置于两极之间,作为隔离电极的装置,藉以避免两极上的活性物质直接接触而造成电池内部的短路。但隔离膜仍需能让带电离子通过,以形成通路。 | 高银化学 | |
电解液 |
在阴阳极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后,电子透过外部线路传递而产生电流,在内部带电离子则是透过电解液在阴阳极之间传递,采用一个好的电解液可使阴阳极的放电更有效率。 | 台塑已宣布要投入 | |
零组件厂 |
罐体 |
作为电池的外壳,主要用以保护内部结构 | 宏全国际 |
保护IC |
保护IC | 飞虹、新德、伟铨 | |
其他 |
鼎钜、台湾日旷、衍春 | ||
设备厂 |
机器设备 |
检测仪器及自动化机器 | 崇越科技、致茂科技、亚泰金属、友煜 |
可是看了上游厂商的网站简介之后,ㄚ琪觉得好像都不是做氢氧化镍的,表示这一块很有可能台湾没在做。
后来在从三洋电机这边找起,发现了这边报告www.bm.nfu.edu.tw/Chinese/download/PwuTsai/ba497-8.pdf以及维基的简短说明,看来三洋电机是世界最大的充电电池厂商真的不为过,而且很有可能氢氧化镍这块也是他们自己的厂在做。
终于Google到了电池专题屋,里面提到(株)田中化学研究所(Tanaka Chemical Coporation)[Japan]
研发二次电池正极材料。制造销售电池用各种药品,主要客户为松下电池、东芝电池、三洋电机等厂商。
看起找到正解了,可是这是日文的网站,日本人在这里还真是厉害,佩服了,如果有人想从事这一类的工作,从田中化学研究所开始,或是从化学这个学科开始,这或许是一个机会。
好了,现在换SANYO 低自放电3号镍氢充电电池用用看,比耐力就要花时间试,所以之后请继续追踪ㄚ琪在 SANYO 低自放电3号镍氢充电电池这系列的使用报告吧!
镍氢充电电池评比表更新了,欢迎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