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彼德原理的第六章:部属与领导人(Followers & Leaders),这里有一个开场白,‘请辨明事情的前后顺序。–P.西拉斯’,英文”Consider what precedes and what follows.”P. SYRUS,这一句的前后文好像是这样,”In every affair consider what precedes and what follows, and then undertake it.”,P. SYRUS也就是Publius Syrus他是有名的拉丁格言作家,至于多有名,你可以Google一下就可以知道。
这里头陈述了作者认为的缪见,像是“成功才是最大的成就”(Nothing succeeds like success)。前面的几个章节大家读来应该是:‘当一位员工晋升到不胜任的阶层时,没有什么事比成功更失败的了(nothing fails like success)’。后面还会提到一个缪见:失败是最大的成功(nothing succeeds like failure)。
在这一章里头会提到这个古谚:“优秀的领导人必定曾是出色的部属。”够讽刺了,应该没人会相信彼德的话吧,ㄚ琪在这里也非常地挣扎,如果我相信彼德的话,那么现在是出色不数的ㄚ琪,不就可能不是优秀的领导人了,但是如果彼德是狗臭屁的话,那我还看这本书干嘛?好吧,我承认我很受这本书的诱惑,我又继续看下去了。
从部属到领导人
在“军事档案,第十七号案例”的一个优秀的部属晋升为领导人以后的情况是这样:
(一)未能发挥领导作用
(二)减低部属的工作效率
(三)浪费上司的时间
可以想像真的是这样吗?
在“自力更生档案,第二号案例”,结论‘特别具有领导才干的人无法在现存的层级组织中发挥长才,通常这种人必须挣出层级组织的藩篱,并到别的地方另起炉灶才行。’很希望自己是这样的人,这样也比较相信彼德是对的了。
“名人档案,第九零二号案例”,‘爱迪生当报童时因不胜任被革职’,但是他的丰功伟业无人不知吧。
罕见的特例
一位战争中不断升迁的军官,这是特例,因为如果是太平时期,要升官不是那么容易。
彼德原理依然管用吗?
这里头提到A New Look at Apparent Exceptions所说的,‘一位员工的胜任与否并非由你我这种公正的客观者来判断,而是由员工的雇主(现今状况可能是其他高阶的同事)做决定,在这些领导人眼中,员工具有领导潜能便意谓不服从,而不服从就等于不胜任了。’这一段我在前面没打出来,但是有这个意思,所以我突然想到的成语就是功高震主,够震撼吧,历史上不是常有这样的情节。
所以,‘优秀的部属不会成为优秀的领导人’,看起来说得很有道理喔。‘可以确定的是,优秀的部属也许可以赢得多次晋升,但不能因而使他成为领导人。现今大部分的层级组织都被规章、传统、以及法律紧紧地束腹住,以致于即使在高阶层的员工也不必真正领导员工(意指不必指示工作方针和设定工作进度)。他们只不过是遵循前例、按照规章行事、以及走在群众前头而已。这类员工的领导方式,充其量不过像是船头领航的木雕人像而已。
在这种环境中,我们可以很容易了解到,一个真正领导人的出现是会引起别人恐惧和憎恶的。这种恐惧心里称为“优势者的恐惧”(Hypercaninophobia),或者专门的层级组织学家会更精确地称之为“优势者的恐惧情结”(Hypercaninophobia Complex) — 意指优势者害怕部属站上风的恐惧心理。’
就跟古谚功高震主,杯酒释兵权一样的道理,原理西方有专门的学问,好看,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