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学徒模式:优秀软体开发者的养成之路

这一周ㄚ琪要介绍这本学徒模式:优秀软体开发者的养成之路,学徒模式这个字眼应该大家很熟,以前ㄚ琪毕业的学校也是宣称学徒模式制度的实行者,但说时再也没特别感觉,感觉还是台湾教育制度上的追随者,及至晚近入了社会才感觉除非你想进入某个专业领域,否则你不会想到学徒模市会是有用的,这对于ㄚ琪来说感受很大。

[adsense][/adsense]

就像简介中Russ Miles,CEO,OpenCredo说的,“杰作!阅读本书的过程就像搭乘时光机,带我回到身为专业软体开发人员职涯中,最重要的那些学习过程。我身边有个大师,在我走向掌握工艺的路上一路带领着我,让我不需要用最困难的方式学习各种最佳实作。我当然会向我的客户推荐这本书,我更希望在我14岁的时候就拥有这本书!”ㄚ琪在学习成式设计的这条路上,真是苦无大师来带领啊,一切自我摸索,看来走的真慢。

你是否尽力延长作为软体开发人员的职涯?在今日快速变化与技术的持续扩展,成功需要的不只是对技术的精通,为了专业地成长,你还需要软性技能与有效学习的能力,本书内容是关于如何精进这些技能。Dave Hoover与Adewale Oshineye两位作者收录了许多行为模式,能帮助你让个人技艺的各个基本面向更加完善。

收录了多年的研究、许多面谈访问以及欧莱礼线上论坛的回应,书中的模式包含了程式设计师、系统管理人员与设计师每天都会接触到的困难状况。这并不仅与财务上的成功有关,学徒模式也把软体开发视作个人满足的工具之一,阅读本书能帮助你在生活与职涯两方面都获得最好的结果。

.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找寻有兴趣的专案,重新发现解决问题的乐趣以“培养你的热情”。
.面对资讯爆炸不知该如何是好?透过重新建造以前做过的成果再一次回顾熟悉的领域,利用“回到舒适区”再一次向前迈进。
.个人学习停滞不前?找寻由资深与有能力的开发人员组成的团队,加入其中,让你能再一次“成为菜鸟”。

Dave H. Hoover,Obtiva公司首席工匠,享受在开发软体的过程中,同时也帮助其他开发人员有所成长,他专长于企业专案。

Adewale Oshiney,任职于Google公司的工程师,曾经与许多不同专案,包含电子零倍商的零售系统以及投资银行内部的交易系统。

你是否为上面简介中所列问题之一的困扰者,如果可以拿起这本小册子,或许可以有解决的方案。

这本书的目录有


前言
软体工艺精神宣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倒空杯子
第三章 走在漫漫长路
第四章 正确的自我认知
第五章 终身学习
第六章 安排自我课程
第七章 总结
附录一 模式清单
附录二 学徒期的召唤
附录三 OBTIVA 第一年学徒计划后的回顾
附录四 网路上的资源
参考书目
索引

ㄚ琪读到第一章的导论时,里头的前言这样写:‘学徒期能够创造差异,它能灌输你掌握一项技术所需终身的热情、灌输你持续学习的热情,透过这样的过程,让学徒成长为伟大的开发人员。’ – Pete McBreen,《软体工艺》,Pete McBreen是Software Craftsmanship: The New ImperativeProgramming Language & Tool Books)(译作软体工艺)的作者,这一句真是ㄚ琪的写照,不断地持续学习的热情,看来是很像一位学徒。

软体工艺是什么?

本书要给一个定义,但是你会发现这定义将从很多书撷取来,变成这个定义是很庞大的定义,而且要读很多的书可能才能了解:

首先,你要读Carol Dweck的心态致胜,‘成功──不是来自于你的能力,而是来自于你的心态’,看来这是心态的诠释。

再来,你要读葛文德(Atul Gawande)开刀房里的沉思:一位外科医师的精进,‘要创造医疗佳绩,医学知识和技能固然重要,但有“心”、且勇于改变,才能更上层楼。’,你要勇于改变,才能更上层楼,勇于改变,用宗教的说法,就是勇于悔改,这真的是要进入完美境界的不二法门。

第三,你可以参考Postrel, Virginia的The Future and Its Enemies: The Growing Conflict over Creativity, Enterprise and Progress,“并非所有的尝试或想法都会成功,但只有尝试新想法才能发现并获得真正的改善。同时总会有更多要做的事,每个改善都能够再做进一步的改善,每个想法都将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总要去试一试,不要怕失败,怕失败就会宅在家里,故步就会自封。

第四,这是一个控制点,(英文Locus of control),也称内外控倾向,课本只有译成内在控制,跟维基的翻译不同,我到觉得跟自制好像没什么差别,如果这样,那么如果在教会里,你可以学习忍耐,那么这个自制的功夫,一定可以没问题。

ㄚ琪仅列出四点的定义,其余的定义但请你自行查阅书籍,这样对软体工艺的定义,ㄚ琪看起来与在教会所学并无差异。

学徒代表什么意义?

这是本书的本题,所以有了解的必要,Marten Gustafson说得最好:“我猜它基本上是指拥有这样一种态度:对于已经做完或者正在做着的事情,永远都有一种更好、更聪明或更快的方法来完成它。而学徒期就是这样一种状态或过程:不断演进并寻找更好的方法,找到能使自己学会那些更好、更聪明或更快方法的人、公司和情景。”

成为工匠代表什么意义?

‘关注于如何构建一些能彰显其技艺进步的更大的应用程序;他在不同的专案和大师之间移来移去,力求拓展其技艺组合的广度和深度;他力求提升自己在社区中的位置;并努力为成为大师做好准备。’

成为大师代表什么意义?

这里的意义可以参考创意是一种习惯,作者崔拉.夏普,是一个生命中不能没有舞蹈的女人,
她热爱舞蹈,她追寻舞蹈,她卓然有成!,她应该算是大师了吧,所以可以从这本书看出大师的端倪,ㄚ琪自忖没这个高超本领,看起来也没工匠的技巧,可能还落在学徒吧,学着赚钱的学徒,看官,你的工作现在已落在那一块了,我们期待可以像大师之路迈进。

什么是学徒期?

‘最基本的学习环境是这样:一个人帮助一个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的人,从而让他学到东西。’

——Christopher Alexander等,《A Pattern Language(建筑模式语言)》,第413页,这是其中一本诠释学徒期的参考书,之前ㄚ琪也在Knowledge Gained by Taking Umbrella Steps提过这一本书,并列进书单中等待被ㄚ琪阅读,所以可以清楚了解这里的定义。

什么是学徒期模式?

我只能说此书参阅的书籍甚多,但是建筑模式语言在这里又再见到,所以这个模式,就不再多说,其余参考书也就不再列了。

这些模式来自何处?

看起来是作者的经验归纳出来的一种模式,或许大家可以参考看看,ㄚ琪本人正在读,Oi,你有注意到吗?

我们又将往何处去?

离开学徒这个阶段,有明确的路给你走,这样就可以继续看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