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彼德原理的第十五章,也是最后一章:达尔文进化论的延伸,开场白是这样‘信服者…得永生。—耶稣’,英文是‘The meek…shall inherit the earth. – Jesus Of Nazareth’,耶稣基督我们就不用多谈了,因为经文已经有很多的解释,ㄚ琪想查出这一句是出自哪里,后来查到‘Blessed are the meek: for they shall inherit the earth. (Matt. 5:5.) ’,中文就是‘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马太福音5:5’,meek明明就是温柔的人,结果节录的时候竟然可以翻成‘信服者…得永生’,这也太瞎了吧,好吧,我们不要太在意这里的翻译,我们倒要看看福音跟达尔文有什么关系?
‘本章将把“彼德原理”应用于更广泛的“生存胜任”(Life-competence)问题上。在逐步演进的层级组织中,人类究竟能不能保持现状?或者,能不能再向前发展?’
以彼德原理诠释历史
‘在生存的层级结构中,人类已晋升许多次,其中每一次晋升(从栖息树上、到以洞穴为居,进而钻木取火、燧石取火、使用石器、熔铸铜器、发明铁器等等)都使人类的生存能力更加提升。’这样看起来像是一套阴谋诡计吗?
‘于是,有些自负的人便以为晋升可以无穷尽。但是,我要指出的是,人类迟早会到达生存不胜任的阶层。’如果说每一个人都会到达生存的不胜任,或许还可以相信,但是如果彼德真的了解了永恒婚姻的真谛,相信他不会这么说的。
‘有两件事能防止人类到达生存不胜任的阶层,一是可利用的时间不够充裕,二是层级组织中没有足够的阶层。但是,迄今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我们眼前尚有无限的时间(不管我们是否能加以利用),而目前存在或潜在的阶层数目也是无限的(例如,许多宗教都认为在人类的阶层以上还有天使、神人、以及上帝等阶层)。’嗯,在这里我觉得对读者有点儿愧疚,因为我不同意彼德的说法。
‘其他种类的动物也曾晋升许多次,只是最后终于到达生存的阶层而已。例如,恐龙、长齿虎、冀龙。长毛象等,都曾因具有某些特质(体型庞大、尖牙、翅膀、长齿等)而盛极一时,但那些原先使他们晋升的特质,最后却反而造成他们的不胜任。或许我们可以这么说:胜任必然包含不胜任的种子。高文将军的豪爽、不拘小节,狄德小姐的刻板服从法规,杜莱尔先生的惯于支配他人(译注:上述人物论见本书第二章 ),过些特质都会使他们获得晋升,但也同样是这些物质使他们无法再继续晋升!同理,许多种类的动物经过一段时间的稳定晋升后,便已到达不胜任阶层而不再晋升,或者,便已到达超级不胜任的程度而从此绝迹。’ㄚ琪在这拥挤的城市里无法了解为什么这样?
‘这种情形也可见于许多人类的社会和文明。一些国家以城邦、共和、或君主等政体都能将国家治理得很好,但成为大帝国后便已无法胜任了。此外,有些从逆境和艰因中兴盛起来的文明社会,对成功、富足后产生的问题反而无法应付。
人类整体的情况又是如何呢?机智是人类能一次又一次获得晋升的特质,是否机智也将会成为人类继续晋升的阻碍?机智会不会甚至把人降到超级不胜任的状态(参阀第三章),而使人类从生存的层级结构中加速消失?’在湿冷的这个月份里,让人看到了悲观的现象。
两个不祥的征兆
‘(-)层级组织的退化
社会在开始塑造和训练新人前,那些人必先经过学校教育的过程。本书前几章我已探讨过典型学校中教师胜任的情形,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学校对学生的影响如何。
旧式的学校制度最能表现“彼德原理”的真谛,学生一级一级地往上升,直到不能胜任时便得“留级”——亦即停在不胜任的阶层上。在某些案例中,由于小孩在留级那一年智慧仍能持续增长,所以一年后便有资格再获晋升,否则该留级生将再度笛级。(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谓的“留级”和职业生涯中的“成功”其实并没有两样——同样都已到达不诞任阶层中的晋升极限。)
学校教育的官员们并不喜欢这种制度,他们认为累积不胜任学生会降低学校的水准。一名主管告诉我:“我真希望让愚笨的学生统统过关,并让聪明的宰生留级,这样就能提高水准和成绩了。把愚笨的学生留下来会使本校的平均分数拉低而降低水准。”
如此极端的政策当然不会被大众接受。于是,为了避免累积不胜任的学生,学校当局发展出一套晋升每个人的计划——胜任和不胜任的学生一律往上晋级。他们以心理学的说法支持这项政策,理由是:全部晋级可使学生免于承受失败的痛苦。
事实上,他们的作法是应用“冲击式晋升”于不胜任的学生身上。
而这种整批冲击式晋升的结果是,现在高中毕业生的素质相当于若干年前高二的水平,以后还会持续恶化,而渐渐等于从前的高一、高三、乃至更差的水准。
这种现象我称之为“层级组织的退化”(hierarchal regression)。
层级组织退化的后果
在衡量一个人的胜任的能力时,学历证件、文凭和学位等的代表价值正逐日降低。在旧式的制度下,我们知道高二的留级生必然曾是能胜任的高一学生。同时。我们也知道,大一被留级的学生,起码曾是能胜任的高中毕业生,其余类推。
然而,现在我们无法再如此类推,当今的文凭只能证明学生曾胜任于忍受若干年的学校教育而已。
以往,高中毕业一度被普遍认为是胜任能力的证明,现在,对大多数责任重大且待遇优厚的工作而言,高中文凭只是一张代表不胜任的证书罢了。(注:值得注意的是层级组织退化不是现代才有的现象。许多年前,只要识字就代表能胜任许多重要的职务,之后由于识字的笨蛋愈来愈多,于是雇主们开始逐渐提高学历标准。而每项学历一开始是代表胜任的证书,最后则变成不胜任的表征。)
高中以上的阶层也是如此,大学文凭和硕士文凭的价值都已低落,只有博士头衔还多少象征具有胜任能力,而自从“博士后”学位出现以来,博士学位的价值也在急速衰退中,也许再过不久,博士后学位也会成为许多职位的不胜任标记,而那时候,热衷于此的人就得再拚命争取“超博士后”及“超超博士后”的文凭了。
此外,努力扩增教育范围也加速退化的过程,例如,现在许多大学都采用学长制(由高年级学生教导低年级学生),这种制度在五十年前是不被采纳的。
其他行业的努力扩增也产生类似的结果,由于亟须更多的工程师、科学家、牧师、汽车、苹果、太空人等等,且为了快速得到上述人或物,于是可接受的标准必然降低——层级组织也因而注定退化。
不论你是消费者、老板、艺术家、或教师,相信你都能了解层级组织退化的后果,稍后我会再讨论这个问题,并提供如何控制这种现象的方法。
(二)电脑化的不胜任
一个醉酒的人暂时无法平稳地开车,他若只是徒步行走,顶多对他自己有危险罢了,但若让他开部车子,他可能在没把自己的脖子弄断以前,就已先撞死了不少人。
这道理不必费多大心思就能理解,显然地,个人能运用的权限愈大,他所造成的福利或灾祸愈大——视其胜任与否而定,胜任则福、不胜任则祸。
出版、广播、电视等都曾使人们的不胜任造成更广、更久的不良后果,现在接着而来的是电脑。
“电脑应用档案,第十一案例”福格是福格滑车公司的创办人兼总经理。他过去曾是富有创造力的工程师,但担任行政主管后便已到达不胜任阶层。福格时常抱怨经理、职员、以及会计人员的表现太差,他不知道其实那些员工的效率和其他公司员工的效率相差不多。其中,有些员工尚未到达不胜住阶层,因而能达成任务而使公司业务继续发展。他们在执行福格含混的指示时.甚至能分清哪些可以置之不理,哪些则对公司有利而采取适当的措施。
后来,一名推销员向福格游说,强调电脑可以取代人力并能促进工作效率,福格于是签下订单、安装电脑、然后解雇“多余”的员工。
但是,不久福格就发现工作进展的情形不如从前那样又快又好,这是因为他不了解关于电脑的两个要点(至少,他不了解这两点会影响到作业程序):
(1)电脑遇到指令不清时不会停止作业。而只是闪着灯光等待修正。
(2)电脑没有机智:它不会奉承、也不会判断事情;它不会接到错误的指示后向上级说“好的,先生,我立刻就去办好了!”然后设法把工作做好。相反地,电脑只会按照错误的指令行事——只要指令给得够清楚即可。
结果,福格的业务很快地走下坡,一年之内他的公司就宣告倒闭了;他于是成为“电脑化不胜任”的牺牲者。
“更可怕的案例”奎北克教育局在学生贷款项目上多付了二十七万五千八百六十四美元,原因错在电脑主导了多次的复印工作。
纽约一家银行的电脑发生故障,使得三十亿美元的帐户失去平衡长达二十四小时之久。
一家航空公司的电脑把十份补货通知单印成了六千份,结果该公司多出了五千九百九十份的薄荷巧克力订单。
根据一九六六年一项调查显示,英国安装的电脑有百分之七十以上在商业上的表现并不好。
另有一部电脑对静电特别敏感,只要有女性职员穿着尼龙衬衣接近它,就会使它立刻出毛病。
三项观察结果
(一)电脑本身可能不胜任。换句话说,电脑无法按照原先的设计程式而正常、准确地工作。这种不胜任不愿被忽视,因为“彼德原理”同样适用于设计和制造电脑的厂商。
(二)即使电脑本身能胜任,电脑也会因拥有人或操作员的不胜任,而扩大不胜任的后果。
(三)电脑和人一样,都是波德原理运作的对象。如果电脑一开始的工作成效很好,就很可能晋升担负更多的职责,直到电脑也到达不胜任阶层为止。’
有谁可以看得出这似乎有点道理,可是又有点怪呢?总之彼德看起来是想一以蔽之了,或许是吧,我猜。‘胜任和不胜任的学生一律往上晋级’好像跟现在的教育情况很像,看起来制度还是有修回的必要,否则这群学生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啊,这是大多数人的浅见,可不是我的说,我一向是对未来的男女青年很有信心的。
诠释上述征兆
‘上述两大不祥的征兆——层级组织退化及电脑化不胜任,只是一般趋势的一部分而已,这种趋势如果持续下去,无可避免地将会扩大到“整体生存不胜任”(Total-Life-Incompetence)的阶层。如第三章所述,过度关注“输入”最后将摧毁层级组织存在的目的(即“产出,,或“工作成效”)。本章所述的轻率扩增教育,落伍或错误地使用自动化,这些都是盲目强调“输入”的例子。此外,政治界、科学界、教育界、工业界,以及军事界的领袖们总是坚称我们要尽可能地快速向前发展。他们会这么主张,主要只是基于一个盲目的信念——大量输入将会产生大量输出。
身为层级组织学的学生,读者现在想必能够了解一个事实:社会上的持续扩增输入,其情形只不过是大规模的“彼德反转原理”(Peter’s Inversion)而已。’
大量输入将会产生大量输出这个信念,ㄚ琪以前也是这样相信,但是现在呢?我真的会怀疑why?
人类的第一个错误:轮子
‘且看结果如何。显而易见地,由于我们的聪明机智和努力追求扩张,我们的命运都注定要不幸了。几十年前,我们的大地点缀着水晶一般清澈的湖泊,并有清凉、澄净的溪流婉蜒其间,土壤肥沃可以生产丰富的各种食物,而人们也都乐于亲近恬静、悠美的田园风光。
现在,湖泊和溪流都变成了污水汇集地,空气满布煤烟、熏雾,以及臭气而有害人体。土地和水源均被农药污染,以致鸟类、蜜蜂、鱼类、家畜等都奄奄一息。至于乡村,则成为堆置垃圾、破旧汽车的垃圾场了。
这就是所谓的进步!我们已进步得这么厉害,以致谈到人类的生存远景时再不能信心十足;我们已毁灭了这个世纪的希望。并将科学的奇迹转换成巨大的恐怖 ——其中的核子浩劫可能葬送全人类。如果我们为了更多的进步,而继续狂热地计划、发明、建设,以及再建设,那么我们终将到达“整体生存不胜任”的阶层。’
这里回到了环保的主题,这就像有些人秃头了会用假发去掩饰一样,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假发的事件应该被揭露,我们应该勇于将嶀投得问题给根治,这样或许我们不会落到彼德说的生存不胜任的地步。
新社会科学指引迷津
‘有时,你是否觉得生命终归徒然而想摆脱命运的枷锁?层级组织学可以指引你怎么做到。
在所有促进人类生活及生存情形的各种建议中,只有彼德原理真正了解人类的组织问题。层级组织学显示人类的本性——不断制造层级组织,想尽办法加以维护,但又同时有破坏层级组织的倾向。总之,彼德原理和层级组织学为一切社会科学提供了整合的基础。(译注:因其指出人类共同的通性。)’过于夸大,救恩计划才是人生的最佳解决方案。
彼德治疗法
‘全人类必将到达生存不胜任的阶层而从生命层级中消失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以前,先问问你自己:“人类层级组织的目标(产出)是什么?”
诚如我在“命运就在眼前”(Destiny Lies Ahead)那场演讲中提到的:“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正往何处前进,很可能你抵达的终点和愿望不相符合。”
显然地,如果层级组织的目的是使全体人类遭到淘汰,那么“彼德治疗法”就不需要了。但是,如果我们都希望生存下去,并希望改善我们的生活,那么“彼德治疗法”将可提供从预防到治疗的各种方法。
我的治疗法是:
(一)彼德预防法——避免晋升到不胜任的阶层。
(二)彼德舒缓法——对到达不胜任阶层的人提供延年益寿及维持健康快乐的方法。
(三)彼德宽慰法——用以抑制晋升极限并发症。
(四)彼德药方——医治世上所有的病状。’
看到这里ㄚ琪真佩服彼德措辞巧妙的能力,这一些看起来都跟我们在福音所学的差不多,只不过被包装了,预防跟准备的差异?舒缓跟放慢的差异?宽慰跟主的宽慰?我在猜如果彼德也有学过一丝点福音的原则的话,那么真的就会觉得,彼德原理看起来真的没什么了不起。
(一)彼德预防法(一盎司的预防)
‘根据层级组织学的观点,所谓预防是在晋升极限开发症出现前或层级组织退化尚未开始前,就先采取预防的措施。
负面思考的力量
负面思考(Negative Thinking)有益健康,因此我愿意大力推荐负面影响。假使狄马(参阅第十章)曾事先思考担任总经理的负面影响,他还会接受晋升吗?
假使他曾自问:“上司将会认为我的表现如何?我的部属将会对我抱什么期望?我的太太会期望什么?”
如果狄马曾细想晋升后的负面结果,他会放弃那份摧毁他的健康的工作吗?
狄马是个聪明人,他应该能想得出晋升后的负面因素,包括:我先前提到的会有互相冲突的规范、和他朋友的关系会改变、会有参加当地社团的压力、会需要订制一套西装、他的太太会要求一个新衣橱、社区居民会请他带头筹募基金,以及其他伴同晋升而来的各种压力。“于是,狄马或许会作出这样的决定:生命能到达他原先的阶层便称得上颇有成就了,他为此感到十分满足;而他的原本身份、社交生活、消遣娱乐,以及健康等更需要加以维护。
你也能应用负面思考,问问你自己:“我愿意为上司的上司效劳吗?”
把目光放在你上司的上司身上(而不是你上司身上,因你可能会取代你上司的职位),想想看,你愿意直接为高你两级的那个人效劳吗?这么想的结果通常能有预防的好处。
而在处理大众的、全国性,或世界性的不胜任问题时,负面思考具有极大的功用。
例如,在考虑一项耗费甚大的海底开发计划时,想想看生活在海底有多不舒服和有多危险,然后再对照其他舒适而安全的情形——午后在游泳池畔或海滨的晚会。
想想看,在整个大地喷洒农药有多臭。多危险,再与置身花园用手浇花的单纯乐趣相互比较。
总之,负面思考可帮助我们避免扩增到生存不胜任的阶层,并可防止毁坏这个世界。’
我说彼德真的是极有天赋的人,但是有必要负面思考吗?还是这是翻译的问题,因为全文看起来有点像要深谋远虑的感觉,倒不像是负面思考。
另一种预防法——创造式不胜任
‘我们不妨考虑应用“创造式不胜任”来解决人类生存不胜任的大问题。在生命阶层中,我们用不着真地放弃晋升,但是我们可以审慎实行不相干的不胜任,藉以防止我们获得某方面的晋升。(我所指的“不相干”,是指和觅食、保暖、维持健康环境、养儿育女等生存基本要素不相干。)
举例来说,人类已成功解决了世界上的许多交通问题,不须花多少时间,人们就可以旅行到世上的任何一个角落,其困难和危险的程度并不比走在家乡的街道上还大(甚至可能危险更小,如果刚好住在大都市的话)。
就旅行方面的晋升而言,可以预期的是,人们将由地球上的旅行进步到太空旅行。但这只是为扩增而扩增,人们并不需要派人到月球、火星或金垦去探险,因为人们传送出去的雷达、电视和摄影器材早已将那些天体的真相清楚地传回地球,而根据资料显示,那些地方根本不适合人居住。
所以,不晋升为太空旅行家会使人们的境况更好,但是,要拒绝晋升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安全、愉快,而且有效的方法:表现自己不够资格获得晋升,亦即“创造式不胜任”。
在太空旅行方面,人们现在仍有机会表现“创造式不胜任”,人们仍可把自己具危险性的聪明机智克制下来,并表现出有益的些微不胜任。’
问题仍然存在
‘我们再看其他例子。在医疗的层级方面,人们已由利用,魔术、巫术以及信仰治疗,而进展到现代的正统医疗和外科手术。现在,人们又即将能利用天然或合成的零件造人,这个步骤将使人类从医疗者晋升为造物者。
但是,面临人口爆炸和四处闹饥荒的局势,人们有必要接受这种晋升吗?
此刻或许是表现创造式不胜任的适当时机、如此人们便能避免无用且具潜在危险的晋升。’
把彼德原理用在造人,这可不洽当了吧,连基因黄豆我们都觉得怕怕的,更遑论基因人了。
怎么做取决于你
‘只要稍加思考,你将发现创造式不胜任还可适用于其他领域。
面临可能晋升到整体生存不胜任阶层的危机一如大气污染、核子战争、全球饥荒、或火星细菌入侵等,我们最好还是采用“彼德预防法”。
如果我们实行负面思考和创造式不胜任,从而避免走上最后一步,那么人类的生存便有延长的可能。总之,彼德预防法可以防止病理式的晋升。’负面思考ㄚ琪不赞同,但是创造式不胜任或许可以试试。
(二)彼德舒缓法(一盎司的舒解)
‘尽管人类还没全部到达整体生存不胜任的阶层,但如前所述的,确实有许多人已到达不胜任阶层,并迅速和这个世界疏离开来。
在前面章节里我已为这些人讨论过一些舒解的方法——使他们能活得更快乐、更舒服一些。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类的舒解方法如何应用得更广。
终止层级组织的退化!
如前所述,教育制度下的层级组织退化,是由于大规模运用“冲击式晋升”的结果,在以往,那些不胜任的学生是要留级的。
我们的建议是,对这些学生不要采用冲击式晋升,而改用蔓藤式晋升的方式。
例如,现行制度是:某生高二课程没学好,照样可以升上高三。但我的计划是:该生应蔓膝晋升到另一个“初级进修班”,在那里他可以重读以前的课程,最好是再加强他从前不懂的地方。经过这样额外的训练以及该生智力的增长,幸运的话,再有老师优良的指导,则该生便可能准备妥当而跟上国三的程度。
如果该生还是跟不上,他的父母必然不会反对让他参加为期两年的“高级进修班”。
最后,如果那名学生到了该离校的年龄而还没有太大的进步,不妨颁给他一张“进修班毕业”的证书。
如此一来,蔓膝式晋升把不胜任的学生另外归为一类,既不会妨碍其他学生的正常教学,也不会使一般学生的平均分数降低或使他们的文凭贬值。
既然蔓藤式晋升证实能成功应用于上班族,为何不扩大应用范围到整个教育界呢?总之,彼德舒缓法可以防止冲击式晋升。’
(三)彼德宽慰法(一盎司的意念)
‘就层级组织学的观点而言,宽慰法是应用中立的法则,藉以抑制到达不胜任阶层所导致的不良后果。
试再以第十三章的范德太太为例,范德太太在她的不胜任阶层上,没有把时间花在数学的教学上,而只是颂扬数学的价值。
范德太太的做法是以意念代替行动,亦为我所说的“彼德宽尉法”——一盎司的意念值一磅的行动。
现在,让我们看看彼德宽慰法如何应用于更广的范围:不胜任的员工以高谈劳工神圣来取代努力争取晋升;不胜任的画家会促进所谓的艺术鉴赏;不胜任的太空人会撰写科幻小说;而性无能的人则创作情诗。
所有这些彼德宽慰法的实行者或许没有太多贡献,但至少,他们也没有造成任何伤害。同时,他们也不会干扰各行各业胜任者的正常活动,总之,彼德宽慰法可以防止职业性的瘫痪。’
(四)彼德药方(一磅的疗效)
‘对人类而言,采用彼德药方的结果如何呢了。
彼德预防法可使数百万人免于到达不胜任的阶层,这些人在现行制度下又沮丧又缺乏工作效率,但若事先采用彼德预防法,他们便能终生快乐并持续当社会上有用的人。
彼德舒缓法和彼德宽慰法则可以使到达不胜任阶层的人继续快乐、健康、且无害地忙碌,这种改变,使得数百万生产工作者得以保持健康,并能修正不胜任者所造成的缺失。
而彼德药方的真正疗效如何呢?答案是:人们将能蓄积许多的时间、创造力以及工作热忱,而将其运用于有建设性的工作上。
例如,我们可以在大都市发展安全、舒适、又高效率的捷运系统(这比大空船便宜,并且能造福更多人)。
我们可以开发不会污染空气的电源(例如,电厂可利用无烟燃烧器来燃烧垃圾并产生电能)。如此,我们便能促进人体健康、美化环境,并使美丽的风景区有更好的景观。
我们也可以改善汽车的品质和安全性,并使高速公路、一般公路、街道等的景观更美,于是,人们在旅行时便能像以前一样安全、快乐。
我们还可以学着将有机物质放回农田里,使土地更加肥沃而不是毒化土壤的品质。
至于现已被丢弃的许多垃圾也都可以加以利用,并将其变造成新的产品,方法是将垃圾一一分类即可。
而那些无用的垃圾则可拿来填补废弃的矿坑,使该土地能再发挥具建设性的功能。’
ㄚ琪看着倒觉得有好多措施是很痛苦的,不见得是彼德简单的几个字就可以解决的,但是如果科技可以进步到那,那么我们不胜任的层级又要提升了才对。
你自己揣摩该怎么做
‘限于篇幅,我不能再详细说明。作为一个严谨、认真的读者,想必你能将“彼德药方”应用于你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上,并扩大应用到你所处的城市、国家、以及星球上。
你必然也会同意,为数量而追求数量无法使人获得最大的满足,人们只有透过改善生活品质才能真正满足,换句话说,只有避免生存的不胜任,人们才能真正获得幸福。
总之,彼德药方提供人类改善生活品质的方法,而不鼓励轻率接受晋升。’
彼德这个外国佬,赞。
结论
‘我已一再指出,你的快乐、健康、成就感,及至人类未来的希望,全在于你是否能了解彼德原理,应用层级组织学的原则,并以彼德药方来解决人类的问题。
笔者撰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能了解并应用彼德原理,至于能否接受以及如何应用,则完全取决于读者自己了。’
ㄚ琪终于看完也写完了,收获很大,听说接下来还有彼德处方、彼德计划、彼德金字塔等系列书籍,不过ㄚ琪并不想继续去追读这些书籍,就留给读者自行参考了,ㄚ琪接下来最想看的就是直到路的尽头,快要去美国了,来看看旅行的书吧,或许可以给我更多的启发也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