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座小行星的新饮食方式里里第九章最后一次品尝巴黎中有一节“教育沉睡中的巨人”中间插了一篇文章“所费不赀的廉价”,里头有我太太最近引用“家庭号”让人生更忧郁!14个你不该去Costco的理由所引起的长串讨论很类似。
[adsense][/adsense]
友1:“哈哈……,我还是喜欢去,尤其折价期,买保养品很便宜,人的日常用品,其实用来用去就是那几样,变化很少,不需有太多选择,人多的的地方,货物畅流,较不会买到不新鲜的东西,其实里面很多东西是台湾做的,像牛肉卷在美国听说是没有的,这跟崇洋一点关系都没有。”
友2:“感觉完全是讨厌Costco的人所写的文章啊!
1. 商品选择性少,卖的东西总是那么几样….跟哪家大卖场比?很多商品是Costco有但是其他大卖场没有的。而且他们会不定期上架新产品。
2. 没有试穿间,衣服款式有限 ….但是你可以回家试穿不能穿再退,而且完全没有退货期限,哪家大卖场做的到无条件让你穿过后的物品再退货?
3.人很多,停车位很难找;在店里购物会塞车,还有人会偷你的购物车……假日才有可能店里塞车,至于偷购物车我逛过几十次从没遇过,而且这不是Costco 的问题,是人民素养太糟糕能怪卖场吗??
5. 你会买得更多6. 你会用得更多….就像是团购一样,你可以找人一起分享,增进感情挺好!
7. 因为可以退货,所以你就乱买…..这是真的,但是有哪家卖场敢让消费者这样退货的??目前为止我的确买过一些并不需要的东西,但是回家理性分析发现真的用不上拿回去退一点问题也没有,并不会让你损失一毛钱。
9. 只能刷一到两家银行的信用卡,而且会换…..刷卡抵消费,不错啊!就算换银行也会提早好几个月开始通知,更换机制做的没有让消费者损失。
10. 没有邮局提款机……是哪家大卖场有邮局提款机的??而且Costco有两家银行提款机这已经比其他带卖场强了吧!
11. 要办会员,还要付年费….. Costco办卡时有告诉你,如果用的不满意,一年内欢迎退卡,全额退费。
13. 东西有季节性。曾经买过某商品很好,之后想买,再去发现又没了…..这不是跟他写的第1条(1. 商品选择性少,卖的东西总是那么几样)自己打脸了吗??Costco有针对季节性发售让产品更多样化也不对了吗??
我很喜欢逛Costco,一个月至少去一到两次。而且Costco对于人数众多的聚餐带来很多的方便性。
总之,每个人的消费习惯不同,优点再多的卖场也很多人讨厌,缺点再多的卖场也是有很多忠实消费者”
太太:“我还是很喜欢去那里看新鲜的东西干过瘾,但对我们小家庭来说, 去那里真的只能逛逛看看, 老公都说来这只是逛心酸的, 又不能买!大包装的东西买回来真的会放到坏掉, 所以我们不太可能自己买COSCO的东西, 逛cosco买东西当月消费肯定会破了预算,相对的就很少去, 只有在有人要和我们一起买的时候.”
友3:“请你劝劝我家那个大妈”
友4:“我大概至少2周去一次. 肉品很多在那里买, 发现比市场便宜, 回来冷冻分装, 有库存, 很安心… 大致来讲, 我买的品项都很固定, 因为家里人口比较多, 像它的日本烘焙纸, 真是好便宜… 自我控制是我们都要学习的!”
…
其实这是人生,永远需要一个理由:有事问三分钟热度的节录,主要是夫妻持不同论点的精彩PK。不过我在一座小行星的新饮食方式一书中,看到的是这样但是我认同不去Costco的理由则是如文中提到的
无论在哈林区或是不列塔尼,大家都认为巨型商店不但比较有效率,而且提供消费者更多选择以及更廉价的食物;这也是人们为什么宁愿舍弃当地小铺和村子小店的原因。’我自己也是因为廉价的关系喜欢上这种巨型商店,但是从我开始读气的乐章、体验了人生的第一次刮痧,并遵行中医师的医嘱饮食,突然间这种店里的东西很多是我不能吃的,那为何我不返回原始的健康饮食方式呢?“如果一般美国人所购买的食物,是绕了一千五百哩后才到手中,这种粮食制度真的有效率吗?”我们吃的廉价食物,我们获利了,相信有农夫被亏了。
人们每年花费在饮食的费用,有一百亿美元是用来给业者做广告,而同时饮食过量却也是最大的健康问题,这种粮食制度真的有效率吗?当我们每花一块钱在食物上,农民只得到两角,这种粮食制度真的有效率吗?当威名百货等巨型公司创造一个职缺的同时,却失去一个半的工作机会时,这种粮食制度真的有效率吗?
地方上的面包店正急遽消失中,而且这种趋势在世界各地一再上演。美国的威名百货进入食品销售业还不到十年光景,却以跃升为第二大食品零售业者。这家公司号称“用最少的钱,获得最多选择”,不过现在听到这句话时,会令我想起在小小地拉瓦尔找寻店铺的情形,以及约翰.罗宾斯(John Robbins)在《食物革命》(The Food Revolution)(注:中译本名称为危险年代的求生饮食(畅销修订版):约翰.罗彬斯的食物革命)中所写的“有时候,廉价的代价是非常、非常昂贵的。
我想到了我的中医药费这么地昂贵,就不由得更认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