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要看我的这篇文章网址有who am I,就判断是写关于动作巨星成龙于1998年主演的电影《我是谁》喔,这本我是谁的书的原文书名是《Wer Bin Ich?und wenn ja, wie viele?》,无奈我不懂德文,我的Wordpress也不懂德文,翻成英文就又变成Who am I了,老婆看我在图书馆拿起这本书,就随口说看哲学书的人,头壳都会有点问题,哈,我不是要以哲学的角度来看待这本书。反而想要以比较了解福音的角度来看看这本书,不过之前就看博客来的介绍一下:
[adsense][/adsense]
为什么一部哲学作品
会盘踞《明镜周刊》和亚马逊网路书店销售冠军16周,
在德国各大书店落地陈列,读者人手一册?
这不是一部哲学史导论,也不是脑筋急转弯的哲学入门;
它以“人是什么”的问题为起点,以现代科学研究成果为工具,
探讨人的认知、伦理、信仰、自由和爱的意义,
那些都是我们在生命里终究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关于什么是人生的意义,
如果你问我的话,我的回答是:
保持好奇求知的心,让你的好主意付诸实现,
用生命来丰富每个日子,而不是用日子来堆砌生命。
关于哲学思考与自我省思的著作不胜枚举,但《我是谁?》却与众不同。
因为过去从未有一本书能在同时提供自然科学的知识条件下,这么全面性地带领读者去思考各种人生重大的哲学问题。作者以谐趣而优雅的笔调,用丰富渊博的知识,帮助我们在面对关于人的庞杂知识时,找到一条绝佳的小径。
本书横跨了心理学、哲学、生物学、脑部科学等不同学科,为我们介绍它们当前的最新发展。如同一幅令人惊叹的拼图,最后终于呈现出今日科学界眼中“人类”的完整样貌,让我们在面对人生的种种迷惘与困惑时,终于看见了一座指引方向的灯塔。
全书共分三大部份,在此一一介绍如下:
第一部“我能知道什么?”
作者介绍了对现代主义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的四位大师——生于一八三八年的物理学家恩斯特.马赫(Ernst Mach)、生于一八四四年的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生于一八五二年的脑部学家圣地亚哥.卡哈尔(Santiago Cajal)以及生于一八五六年的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佛洛伊德——代的智慧结晶及其延伸知识,来说明我们的历史经历过的巨大变革,这四位新思想的先驱之间只相隔十六年,而他们的对后世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第二部“我应该做什么?”
也就是探讨伦理和道德的问题。人类究竟为什么能有道德地行事?善或恶到底何者更接近人的天性?诸如此类的问题也不再只有哲学可以提供解答。脑部研究、心理学和行为研究都已能够,也应该提供它们的专业看法。从堕胎和安乐死、基因科技和复制医学、环境和动物伦理等等,一切都有规范、权衡、说服力或强或弱的论点作决定。它们对于哲学的讨论和思考来说,正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练习机会。
第三部“我可以期望什么?”
讨论的是大多数人一生中最关心的问题,比如幸福、自由、爱、上帝和人生的意义。这些问题都不容易回答,却又都如此重要,值得我们潜心思考。
全书分为34章,每一章都有一个提问,作者刻意不预设答案,而是以这种方式不断地引导读者去思考。面对每个问题,作者使用各种贴近生活、充满趣味的例子来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吸引读者忍不住一直读下去。
关于人生的问题永远没有标准答案,但当你读完本书,所有属于你的答案,都将在你的心中清楚浮现。
本书特色
融合哲学、心理学、物理学、生物学、大脑科学
以轻松易读的简短章节、贴近生活的例子,来探讨人生意义
目录:
第一部:我能知道什么?
—
第1章:宇宙中聪明的动物:何谓真理?
第2章:天空中的露西:我们来自何处?
第3章:心灵的宇宙:我的脑部如何运作?
第4章:三十年战争的一个冬夜:从何得知我是谁?
第5章:马赫经验:“我”是谁?
第6章:史巴克先生恋爱了:何谓感觉?
第7章:不是自家的主人:我的潜意识是什么?
第8章:似曾相识:何谓记忆?
第9章:玻璃瓶里的苍蝇:何谓语言?
—
第二部:我应该做什么?
—
第10章:卢梭的谬误:我们需要其他人吗?
第11章:屠龙者的剑:我们为什么帮助别人?
第12章:我心中的法则:为什么我应该做个好人?
第13章:利贝特实验:我可以要我所想要的吗?
第14章:盖吉事件:大脑里存在道德吗?
第15章:我感受到你也感受到的:值得做个好人吗?
第16章:站在桥上的那个人:道德是与生俱来的吗?
第17章:贝尔塔姑妈不应该死:可以杀人吗?
第18章:尊严的诞生:堕胎是道德的吗?
第19章:人生的尽头:应该允许安乐死吗?
第20章:香肠和干酪以外:可以吃动物吗?
第21章:文化丛林里的猴子:人类应该如何与人猿相处?
第22章:鲸鱼的痛苦:为什么应该保护环境?
第23章:复制人眼中的世界:可以对人进行复制吗?
第24章:任君挑选的孩子:生殖医学将往何处发展?
第25章:通往精神世界的桥:脑部研究允许做些什么?
—
第三部:我可以期望什么?
—
第26章:最大的想像:神存在吗?
第27章:会吏长的时钟:大自然具有意义吗?
第28章:一个再平凡不过的不可思议:爱是什么?
第29章:行动、存在、行动、存在、行动:自由是什么?
第30章:鲁滨逊的废油:我们需要私有财产吗?
第31章:罗尔斯的游戏:正义是什么?
第32章:幸福之岛:快乐人生是什么?
第33章:远方的花园:快乐学得来吗?
第34章:母体:人生具有意义吗?
↑↑↑↑↑↑↑
在女青年的课程中,就有一节是“我是谁?我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课程大纲这样教导:
我们是天上父母心爱的灵体女儿,所以我们有神圣的特性及目标。依照神的安排,我们有独特的秉赋和天份,以帮助我们达成身为神的女儿的目标。知道我们的身分为我们生命带来目的,并帮助我们作正确的决定。
我们是天父按照祂的形象所创造的儿子,我们有潜能可以变得跟祂一样。在祂神圣的设计中,我们有独特的恩赐与才能来帮助我们完成我们身为圣职持有人的责任。知道我们是谁让我们的生命有目的,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初级会“我是神的孩子”的课程里,也教导了
我们来到世上以前都和天父住在一起,我们都是祂的孩子。那就是为什么我们称祂为天父。我们也和天上的母亲,还有天父所有其他的孩子住在一起,每个诞生到世上的人都是天父的孩子。我们现在不记得和天父住在一起的情形,但我们知道我们是祂的孩子,因为经文里是这么说的。
以这样的教导来回答“我是谁”是非常地贴切的。除了从宗教的角度来看我是谁之外,我们也可以从家谱的角度来看我们自己,我是父母的儿子,是祖父刘德安、祖母徐登妹的孙子、外祖父邱泉霖的外孙、…,这样一直追溯到汉高祖刘邦、再到亚当夏娃,当我们了解这其中的意义之后,这可以从这本书的我应该做什么?跟我可以期望什么?在面对迷惘与困惑时而获得解决,我会继续看看这本书,或许有更多可以分享的。
2条评论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