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解放观念

一座小行星的新饮食方式里的第11章行向无边希望这个章节里,提到五种解放观念,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路:

  1. 扬弃对匮乏的恐惧,领悟富裕:
    • 看见富裕的荣景
    • 大自然要教导人类什么
    • 学海无涯
  2. 对曲解一笑置之,倾听自己的声音:作者跟女儿安娜领悟到,人性并不是固定被局限在媒体塑造的扭曲形体中,,反倒充满着各种可能性。因此,当保罗.奥利克(Paul Ehrlich)在1969年所著的《人口爆炸》(The Population Bomb)中,提到人不只有一种天性时,我们感到相当高兴。他在近作《人性》(Human Natures)中提到,人能够做出各式各样的行为—从“你死我活”到“推己及人”– 关键则在身处的环境。
    • 向历史学习,别向可怜兮兮的“公民权”看齐
  3. 让工具各司其职,开发人的悟性
    • 别让工具牵着走
  4. 舍弃分解的方式,从大处着眼
    • 从大处着眼,“见树又见林”
  5. 挣脱“主义”的枷锁,走自己的路
    • 重新值入
    • 见到下个山头
    • 开阔的心量、无限的勇气
    • 从狮子身上学习

[adsense][/adsense]

我是在这里看到人性这本书而感到有趣的,搜寻过后知道Human Natures有中文版的书籍上市,书名是人类的演化:基因、文化与人类的未来,在博客来的介绍里却也是一直提到人性这个书名的字眼,所以人类的演化这样的书名可能是为了行销的考量。

在一个高中数学老师的《导读》人类的演化(基因、文化与人类的未来)1里提到‘基因控制人类的诸多行为这样的想法,常因近代基因工程的迅速发展而慢慢根植于我们脑里…作者想在这本书试着解释“文化演化”对人性改变的重要’。

如果从这里再回看法兰西斯认为人性是跟环境有关的话,那么对应到的就是文化演化这回事了。

我于是乎翻阅领袖的演讲在2013年10月的总会大会演讲中,亨利.艾宁会长的包裹他们的伤处让我又学习到“我们还有另一个准备工作要做。对他人的痛苦麻木不仁,是人性的一项特点。救主大费周章地阐述祂的赎罪,以及祂将天父所有儿女的痛苦和忧伤揽在身上,使祂得以了解该如何救助他们,原因就在于此。”

或许不管他人死活确实也是一种人性,不过领袖提到了救主赎罪,而我们是否在看到他人的伤处时,是否应该去包裹它们,我这时想到了要去问候一个人。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