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收买与出卖的秘密:关于说服的创意、魅惑,及其吊诡的第一章章名,副标题是‘无知往往比知识更令人充满信心’,原文是‘The Illusion of Invulnerability’(直译:无懈可击的错觉),英文副标题是‘Or, How Can Everyone Be Less Gullible Than Everyone Else? ’,另外开头用了约翰.塞吉威克(John Sedgwick,原书译塞基威克)的名言‘ They couldn’t hit an elephant at this distance.’(书中翻译:‘这么远的距离,连射中大象都不可能…’,另外查Google‘距离这么远,他们根本连一头大象也打不到’。)这是1864年的史波特斯凡尼亚郡府之役(Spotsylvania Court House)又名史波特斯凡尼亚之役,书译史泼兹西凡尼亚战役,约翰.塞吉威克死亡前的最后一句话,首先先赞美一下译者翻译的厉害,如果是我应该翻不出来这种感觉,另外这句名言对不懂美国历史的我来说,也不太懂得跟这一章有何关系?
[adsense][/adsense]
直到我查到嗨,Scripting Guy!小心隔墙有耳,才知道这个典故,原来这句遗言跟这一章的主旨有很大的相关。
“John Sedgwick” by http://hdl.loc.gov/loc.pnp/cwpb.06381. Licensed under Public Domain via Commons.
‘吃亏就是占便宜’这个最高心法的古训,我想很多人都学过,但我想我们的内心深处从来只会想占便宜这档子事,吃亏能免就免,听说在国外甚至没有人会想要吃亏的,这个章节一开始就用到了 乔治.欧威尔的一九八四这书的一段话‘“我们控制着生活的一切方面,温斯顿。你在幻想,有什么叫做人性的东西,会因为我们的所作所为而感到愤慨,起来反对我们。但是人性是我们创造的。人的伸缩性无限大。你也许又想到无产阶级或者奴隶会起来推翻我们。快别作此想。他们像牲口一样一点也没有办法。党就是人性。其他都是外在的——无足轻重。’(简中版第三章第三节),老大哥(英语:Big Brother)是乔治·欧威尔在他的反乌托邦小说《一九八四》中塑造的一个形象。老大哥是《一九八四》中大洋国的领袖,是党内的最高领导人。作者在书中就用到了《一九八四》首页的“老大哥在看着你”,这句话随处可见,老大哥象征着极权统治及其对公民无处不在的监控。
接下来我列出一些章节:
- 老大哥与马利欧
- 倒楣的不会是我
- 我才不会像别人那么容易上当
- “自认优于平均水准”的误谬
- 缺乏自知之明
- 情境的力量
- 广告的操控力
- 儿童与广告
- 广告电玩与置入性行销
- 反其道而行
- 无所遁形的消费行为
- 购物科学
看到这几节之后是不是就会吸引你的注意去阅读了,没错,特别读到购物科学这里,作者提到了零售人类学(retail anthropologist,或译:零售学家)这个新学门,在英文字珠玑集-R1有解释:‘现今购物者可能很难避免成为被店家观察和研究“消费者购物行为”的对象。这个名词最近出现在几个地方,但每一种情况都可以追溯至纽约同一家零售顾问公司 Envirosell,所以它可能还要一段时间才会成为真正的英文字汇。该公司的创办人 Paco Underhill 自称是一位 retail anthropologist (零售学家);这名词恰好也是他所写的一本书 Why We Buy (中文本:花钱有理-新时代消费行为大预测)的副标题。他所传达的观念是,观察和研究购物者的行为和心理有助于店家说服消费者花更多的钱。简易的措施可能带来重大的收益 — 例如:将衬衫和领带摆在一起贩卖,因为男性讨厌购物,希望购物的过程越简单越好;不要将昂贵的商品摆放在商店门口,因为这是购物者适应该商店环境的地方;商品摆放的地方要有足够的空间让购物者检视商品,而不会被其他购物者碰撞。事实上,这些都是消费者心理学的应用。’
这书在收买与出卖的秘密译做《我们为何买东西:购物科学》(Why We Buy: the Science of shopping),叙述也跟上面相似。
作者在本章最后这样说‘本书的立意带有消费者人类学的性质,但采取的是相反地角度。我过去几年来一直观察这方面的专家,也亲身尝试过推销工作,还参加过各种讲座与销售活动,观察到一般人的弱点所在 — 如何、何时、何地最易于受人操控。…因为我认为愈了解说服过程的心理学 — 我们可能会遭遇的状况以及大多数人会采取的反应 — 就愈能将控制的天平往我们这一方倾斜。’
这样看来适合大家很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