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嫁给了工作:过度工作的陷阱、挣扎、茫然与顿悟(Married to the job : why we live to work and what we can do about it)的第六章,原文是Living to work or Working to live
引言:
谈话,始终是不可或缺的革命工具…大家讨论、争辩,甚至天马行空说着可以做出一些什么和愿意做些什么 — 这样的养殖土地,是社会变迁的萌芽之处。
范图拉(Michael venture)
[adsense][/adsense]
作者知道他的任务非常简单:给这些病患一些字句。
把你的感觉说出来
字句,拥有“安顿”的功能。
我们缺乏一种语言来精准描述美国人对于工作的执迷。
“嫁给工作”这句话,可能不足以完整描绘出人们转向职场寻找情感上的满足的种种过程与经验,但我认为这个表达方式可以形成一个语言的背景,因为“结婚”一词的意义里隐含了高度的情感承诺、忠贞、排他、安全感、互惠、个人认同、社会接纳,以及得到关心和支援。一旦我们把上述这些特性与工作放在一起,也就把一种可以描述心理活动的语言引进了职场;在这么做的时候,我们就认为我们的自我认识铺设下根基,开始检视是什么动机使得我们投入这么多资本在工作上。
反省的第一步
以下有几个方法可以思考:
- 设定清楚的界线:想想增加工作量的后果。
- 每天都在固定时间下班。
- 每个上班的日子都拨出一小段时间(至少十分钟),思考自己的行动、思想和感觉。
- 对于各式电子链条的使用设下限制。
- 如果你内心并不情愿帮别人跑腿、买面包、办聚餐,那就花时间思考一下,是什么原因驱使你答应去做那些事。
- 每天找出一段时间,完全离开工作场所。
- 你最好的朋友也是你的同事吗?
- 假如你在挣扎着该参加一个跟家庭或朋友有关的活动(例如孩子的足球赛、朋友的聚会),还是该参加一个与工作有关的活动,最后你选了工作这边 — 这时问问自己,为什么会做出这个选择,你一定要去吗?思考一下。
- 休个假!
- 如果上班时遇到一件事使你感觉沮丧,就试着把感受用电子邮件写下来,寄给朋友或家人;或者写在日记里,并且试着整理出自己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并列出几种方式告诉自己你可以如何面对。下班后,跟家人或朋友谈一谈这个问题,或是找心理治疗师谈。千万不要忽略、否定、轻视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