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ㄚ琪带着家人游珠江三角洲,那时最主要是因为有廉价航空的关系,来回两三千元的机票,让我完成了第一次登陆的计划,这趟旅程归来后的一年读了魏清德的登五羊城后,我的感受跟魏清德的感受却是不同的,怎说?待我引领各位解读我的这篇图文心得就可知晓。
一开始我先分享,这首五言古诗:
西力东渐来,蛮夷日猾夏。澳门发其端,不归缘久假。咄哉香炉屿,痛割咽喉舍。遂令虎负嵎,或供鼠凭社。晨登五羊城,四望气潇洒。自从咸同光,国势弥趋下。珠江攘与熙,谁是匡时者。
诗人所写的‘西力东渐来,蛮夷日猾夏。’这些殖民地在1999年时仅余下‘澳门是欧洲国家在东亚的第一块、也是最后一块属地,葡萄牙根据声明于1999年12月20日将澳门主权回归中国,实行一国两制,享有“高度自治、澳人治澳”权利。’现在那里可是很多地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澳门历史城区。
而在这之前,香港也于1997年7月1日回归中国,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我曾在香港回归之前去那走走过,隔了二十几年也想看看这个转归大陆管理的行政特区有何改变。
我也注意到开平碉楼与村落这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遗产,听说是华侨回去建的,如果祖先是从广东梅县,那么我不是应该回梅县盖个雕楼会比较好呢?
跟我们一起赏桐花的羊城朋友们邀约我们到广州吃吃走走,我则想到在历史课本读过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既然有朋友在我当然要排一下广州行程说,于是这几个点串起来就变成我的珠江三角洲之旅了。
先来谈下澳门吧,作者写‘澳门发其端,不归缘久假。’看来诗人虽然是登五羊城,但是提到的范围可是遍及整个珠江流域说,澳门…这句够简短足以简略‘明正德16年(1521年)8月底至9月间,明朝与葡萄牙爆发屯门海战。葡萄牙人失败后,于嘉靖32年(1553)转移居留今日澳门,并于明朝万历11年(1583)成立澳门议会,自治管理,但每年付500两白银予明朝政府为地租银。此为澳门受葡萄牙人统治滥觞。’冗长的说明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心情,倒是跟今日的我们有很大的不同,今日的澳门也没有因回归大陆变得萧条,一样是马照跑舞照跳的感觉。
在游过广州后登上和谐号到深圳准备经罗湖口岸进入香港,打开地图一看,香港跟深圳边界几乎是丘陵地,看来这种地形只有省港旗兵才过得了吧,这样子说来,诗人写‘咄哉香炉屿,痛割咽喉舍。遂令虎负嵎,或供鼠凭社。’这个咽喉下得好,因为如此英国方能以香港九龙之天险行帝国主义的阴谋。
我搭地铁6号线抵达黄花岗站登上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的黄花岗,这里又称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当然黄花岗起义这事住在台湾的国人是不会不知道的,正门口题有国父孙中山先生于1921年题的“浩气长存”四字。
仰望1921年落成的纪功坊由前后各72块青石叠成崇山形,象征七十二烈士,献石堆顶上屹立着自由女神像,表达了要为建立自由平等国家而奋斗的革命思想。我终于了却人生的一个愿望,要记得革命不怕失败,再接再厉,终究会成功。
登上五羊城,诗人写‘四望气潇洒’,我从新会搭动车到广州,一下车站被地铁站售票口人山人海的队伍吓到了,让我不敢排队,但随即一想,如果我有个产品能让受这里的人欢迎的话,那自是商机无限,登广州城给我一股新的希望,‘珠江攘与熙,谁是匡时者。’有志气的人,读完一定会想舍我其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