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小排元年十二月七日,出生114天,这几日跟老婆讨论要再打预防针的事,以及帮儿子收涎,看了简媜红婴仔的收涎这一节,才知道有‘用12个或24个酥饼穿上红线,挂在宝宝胸前,由妈咪抱着,并请长辈或亲友取酥饼,在婴儿嘴唇做楷抹状,再念吉祥话“收涎收干干,让你妈咪明年生男孩,收涎收利利,让你明年招小弟。”希望借众人之力,共同祈求宝宝不再流口水,来年再添丁。’如果忙的话,就用被子的四角擦嘴,也可以喔,这看起来更省事。
[adsense][/adsense]
这让我想到,这个仪式不可能请所有的亲友都来与会,在现今的场合环境中也不适合,这让我想到当初设置工作达人的时候,就有一种梦想希望很多人都可以来看,结果嗯,这个工作达人稀奇地很,没什么人来看,看来‘小众,其实不小:中间市场陷落,小众消费崛起’开始王道了,我们来看看介绍怎么说:
你还相信“大家”都需要你的产品?醒醒吧!
中间客层已经陷落!小众消费正在崛起!
★★★商业周刊第1369期书摘推荐★★★ 
名人推荐
★江荣原、李仁芳、余湘、黄哲斌同声推荐!
★商业周刊第1369期书摘推荐
◆“一本锐眼观察,具深刻见解的佳作。”
──政治大学创新管理教授李仁芳
◆“小众是值得尝试的方向,因为我相信,走出来的路,肯定比画出来的地图生动。”
──阿原肥皂创办人江荣原
◆“寻求商品利基,以差异化切入人心,是趋势,也是新王道!”
──WPP传播集团GroupM台湾区董事长暨总裁、联广传播集团董事长余湘
◆“故事引人入胜、想法发人深省、论点也耐人寻味!”
──伊万.戴维斯(Evan Davis),英国广播公司(BBC)财经记者暨节目主持人
◆“冷静乐观地分析市场,《小众,其实不小》为企业指点迷津,提出诉求品质的新经营计划。”
──麦克.沃夫(Michael Wolff),《传媒大亨梅铎传记》作者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詹姆斯.哈金 James Harkin
社会趋势观察家,现任人群观察机构(Flockwatching)执行长。
定期为《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和《卫报》(Guardian)撰写专栏。
着有《网路城市》(Cyburbia)及《大构想》(Big Ideas)。
相关资讯详见flockwatching.com及www.jamesharkin.co.uk。
译者简介
陈琇玲
美国密苏里大学工管硕士,曾任岭东科技大学讲师、行政院国科会助理研究员、Alcatel Telecom主任稽核师并荣获100年全国模范劳工,现专事翻译。
目录
前言
大家都需要你的产品?别闹了
──中间客层大崩坏
“把产品卖给所有人”的策略再也行不通了,
想讨好全部人的企业,最后反而谁也没讨好到…
一
乱世佳人大卖,星巴克横扫
──做对了,小众就会成为大众
各行各业都在想尽办法打进小众市场。
要怎样改善,才能打动小众消费者的心呢?
二
人一有钱,就成了文化杂食者
──打动小众的心,没想像中简单
共和党支持者爱喝Dr. Pepper、波本威士忌和红酒,
民主党支持者爱喝百事可乐、琴酒和伏特加。
Really?
三
我在地下文化卧底的日子
──混进非主流文化里找商机
“文化地鼠”潜藏在地下蠢蠢欲动,都想向主流文化宣战,
都想嘲弄人们对主流文化的盲从…
四
承认吧,你就是”网路老鹰”!
──为什么“分享”很重要
是的,你已经进化成无情的“资讯掠食者”,
用老鹰般的姿态,在网路上精准取得自己想要的资讯…
五
黑道家族,惊声尖叫!
──寻找“孵卵巢”的消费者
当选择越来越多,不表示我们都想要不一样的东西。
相反的,我们想跟一大群人一起,而不是自己一人落单。
六
猪农,Moleskine笔记本与欧巴马
──为什么小众是门好生意
笔记本、手机、脸书和推特──
这些东西,成了人们彰显自己特色的工具。
七
太死忠,也是死路一条
小众市场的危机
意识型态相近的一群人,如今越来越频繁往来,
然后越来越‘搞不懂’与自己意识形态不同的‘那些人’。
结语
你的热情,你的知音
如何让小众上门
如果你有主张,那就好好去找你真正的知音,
他们并不存在于虚幻的市调数据中。
↑↑↑↑↑↑↑
在这书的前言中提到了GAP的故事,说起这个品牌我还是在2012年去美国旅游前才知道的,后来的H&M则是在今年的揪家人四加一游珠江三角洲时,很多朋友建议去那里帮小朋友买衣服才知道,我自己对服装业没什么sense,但从前言我才开始了解,原来GAP已经不再让人喜爱了,H&M是趋势,没想到才三年的时光就发生这样的事,而我竟然没有发觉,看来要当资料采矿的工人还不容易说,只能继续多读点书培养这种sense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