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部落格扭转危机

这是商业裸体革命的第十三章,英文是Blogging in a Crisis,这一章一开头的引言是“中文的‘危机’由两个单字组成 —— 其中一字代表危险,另一字代表机会。- 美国第三十五届总统甘迺迪(John F. Kennedy)

[adsense][/adsense]

危机就在转瞬间

大部分公司对于“管理危机”都有一套标准作业程序,然而我们认为“管理危机”本身就是矛盾的字眼。这套程序的第一步通常是召开高阶主管会议,然后进行调查事实的流程,在完成事实搜集之后,关键决策者就召开更多会议,以决定怎样采取恰当的行动。他们会把律师找来讨论风险,也找公关人员来营造最佳情境代言效果,最后公司会发表口径一致的单一公开声明。这样一套程序很花时间,动作快的大型公司也许得花上10天。

诚如麦尔坎·葛拉威尔(Malcolm Gladwell)在他引人入胜的著作《决断2秒间》(Blink)里所指出的,如今我们活在瞬息万变的时代。这位作家谈到人们通常必须在百万分之一秒内作出正确的决定,而凭藉的是下意识撷取自己从经验中获得的智慧。葛拉威尔说我们做出这类决策时通常利用“细切”(Thin-slicing)原则,也就是选取最少量、最重要的事实作为正确决策的依据,他主张事实太多可能混淆视听,不利于迅速作出准确判断。

迅速回应并且真诚道歉

如果当初借助部落格,对太空总署有帮助吗?我们不知道内幕消息,也未曾尝试联系太空总署以求证,然而我们很确定一件事:只要组织愿意与公众对谈、倾听批评、彬彬有礼且建设性地回应,而且愈快愈好,结果几乎总是利多于弊。把你知道的消息告诉大众,也坦然承认不知道的部分,这么做永远有帮助;展现公司确实由真人代表,真实关心安全、品质、服务、品德与客户满意,这么做只会对公司的发展有帮助。不要管律师的告诫,诚心表示你对于某件坏事的发生深感遗憾,并不会让你在无比重要的舆论法庭中被判有罪。而如果你不表达关切之意,往往会让人们心生怀疑。当组织关闭沟通管道、翻脸动怒,或把尖锐但合情理的问题当做侮辱来回应,那绝对不是明智的作法。

英特尔没学会的教训

危机时刻,部落格会替公司争取到最欠缺的东西:时间。

Six Apart公司的成功危机处理

“这些回应真的让我们很难堪,仿佛新车上的第一道凹痕,因为在此之前,似乎每个人都认为我们完美无瑕,现在不是了。”不过卓若特夫妇很用心倾听人们的说法,试着把情绪放到一边,他们学到的教训是,人们真正想要的不是免费使用权,而是不受限制的部落格。

卓若特夫妇学到的第二个教训是企业经营的绝对真理:人们痛恨令人不悦的财务意外。米娜回忆说:“当时我们应该先把问题解释清楚,应该在采取行动之前先和我们的顾客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