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人的小世界

今天花了很多时间在读isa’s murmur的部落格关于Postcrossing文章的留言部份,发现有满多的朋友正在使用明信片交换这个平台,我把他们的个人资料尽量地阅读后并纪录起来,作为以后的连结,这是我知道的一种交谊连结。我在工作达人上也提供搜寻引擎最佳化跟赞助连结,没错,这也是一种连结。在很多社群媒体上我也开始做更新,为的是可以跟更多人连结,自从部落格建置以来,我发现连结对Pagerank的重要性,便开始了我的内容事业,今天看到了‘6个人的小世界’这个标题,大家应该会联想到我是多么爱这本书吧。

[adsense][/adsense]

这本From系列的丛书19是继大块文化From系列丛书18比光速还快:一场科学家共事的爱与憎,一个渐成气候的疯狂点子在读的,不过我猜比光速还快阅读进度会很快,因为我迫切渴望知道6个人的小世界的讯息,博客来有这样的介绍

6个人的小世界

“我从某处得知,在地球上,人与人之间只被六个人隔绝。六度的分隔,正是这个星球的人际距离。”──舞台剧《六度分离》中欧莎之语

在寂静的学术长廊之中,一项新兴的科学正悄悄地潜入。“网路科学”(the science of networks),它直接应对人类周遭发生的大事。它也是一种真实世界的科学──包括人类、友情、谣言、疾病、时尚、公司行号和金融危机等,都是它探讨的对象。若想了解这个连结的时代,我们就必须对它进行科学性的描述,也就是要建立出一套网路的科学。本书就是有关于这门新兴科学的故事。

“网路科学”提供了一种不同的思考模式,为古老的问题指引出新的方向。为此,本书融合了两个故事:首先是关于“网路科学”本身的故事──它从何而来,发展到什么程度,演进的过程又是如何;其次,是关于疾病蔓延、文化时尚、财务危机、组织创新等真实世界的现象,这些都是“网路科学”所试图了解的对象。

当世界发生了传染病、经济危机、政治革命、社会变迁、我们全都是连结在同一条影响力的短链上。不管你是否知道,也不管你是否在乎,它们无论如何都在影响着你。误解了这一点就等于误解了连结时代最重要的一课──我们虽然都有自己的负担,但是不论你喜欢与否,都仍然要替别人分担。“网路科学”给我们的第二个省思是:在连结的系统中,原因和结果的关联常常是复杂而且令人迷惑的。有时小小的打击会有重要的牵连性,其他时候,强大的冲击却可能因为明显的小分裂而被吸收。

没有一件事会毫无理由,凭空发生。在这连结的时代里,什么会发生、如何发生,彼此之间都是环环相扣的。顶顶有名的“六度分离”理论,指的是任何两个不相干的人,可经由六个人连结出某种关系。也因此,“小世界”才显得如此之小。而当世界仅以六度延伸,事情蔓延的速度与广度远超过你我所能想像。萤火虫的发光、蟋蟀的叫声,以及心律细胞的跳动,如何自动调节出同步频率?单一病例,如何衍生为大规模的传染病?新颖的观念,如何造就时尚?个别投资者如何引爆投机泡沫,并伤及整体财务系统?面对随机的意外或甚至刻意的攻击,电路、网际网路等大型基础网路又是何其脆弱?规范习俗如何在人类社会中开展维系,并被推翻甚或取代?……归根结柢,在极端复杂的世界里,个别行为究竟如何集结成群体行为?新兴的“网路科学”,指涉六个人的小世界,其实就是一切事物的原点。

作者简介

邓肯.华兹 Duncan J. Watts

美国康乃尔大学理论暨应用力学博士,现为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助理教授,也是圣塔菲学院校外讲座教授。他以数学方法解释了萤火虫的发光、蟋蟀的叫声,以及心律细胞的跳动如何自动调节出同步频率的神秘现象。一九九八年,与论文指导教授史特罗盖兹(Steven Strogatz)共同提出论文《小世界网路的集体动力学》,揭开了小世界网路研究的序幕。直到最近,真实世界里无所不在的网路脉络,其紧密交织的秘密与基本原则才得以被披露。“网路科学”主要催生者之一,学术声誉如日中天的年轻学者华兹博士可说居功厥伟。

↑↑↑↑↑↑↑

大块文化的From系列早期的书很多已经绝版,而这书在博客来竟然还有库存,实在难以理解。我先分享我自己的阅读心得包括章节目录于下,如果文字多了再拆分到不同文章:

参阅6个人的小世界章节列表及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