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Gained by Strategy Letter V

读完策略书之四:肿胀软体(bloatware)与80/20神话之后,ㄚ琪要继续读策略书之五,今天的文章可能还是要跟食物有关,只是没有那么多的详细资料可以说,大概只能说凡事都是民以食为天,在学术界里面我们会常听到个体经济学,也就是供需之间的关系。所以有人肚子饿,有食物的需求,因此餐厅开得就多了,有食物的供给!在软体业界有一种开放原始码软体,原来骨子里也是这样的关系的,只是为了爱面子,所以美其名吧了,归咎到最后,每个还是得为生计着想,所以约耳说其实这是一种策略,虽然初看之下很刺眼,讲得太白了,因为如果讲这么白,那么我们这群鼓吹开放原始码的人,不就没有理由继续鼓吹了,喔喔,希望你们千万不要看这篇文章,因为这样一来你们就会清楚这个开放原始码,好像很丑陋一样。好吧,我觉得是约耳有点偏激啦!

约耳是从个体经济的替代物品互补物品切进来的,‘替代物品是首选商品太贵时会改买的另一种东西。鸡肉就是牛肉的代替物品。如果你是鸡农而牛肉的价格上升,大家都要买更多鸡肉而你的销量就增加。’,‘互补物品是通常会和其他产品一起购买的产品。’,‘褓姆则是高级餐厅用餐的互补物。当小镇的五星级餐厅提供两人同行一人免费的情人节特惠方案时,当地的褓姆也会忙得不得了(事实上连九岁的小朋友要出动了。)’哇,看到这里,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你有想过,褓姆也是教友多参加圣殿教仪的互补物吗?当支会的教友家庭越常去圣殿做教仪,当地的褓姆应该会忙得不得了,所以应该褓姆很有生意做才是,好了,看起来褓姆难找,所以教友去圣殿的次数减少了,不知这样想行不行的通!当然比较讲得通的讲法是这样的,‘电脑硬体是典型的电脑作业系统互补物品。’今天约耳好像也都是以这个为主轴来展开这次的文章的。这个其实应该也很容易了解,当硬体升级了,微软也会要你升级,所以你又要重花一次钱了,这里就是很明显的互补关系。

这里有个例子,‘SlashdotLinux开发者Moshe Bar未来的Linux核心是否能与现有装置驱动程式相容,他回答不需要:“专属软体每行除错好的程式码收费50到200美元。这样的价格不适用于开放源码软体。”’约耳评说大错特错,说除错不用钱是不可能的,我想这一点主因是那些写开放原始码的人,很多都是免费贡献出来的,但这是不可能的,想也是,那些不收钱的程式设计师,背地里一定还有可以赚钱的工作来支持这个免费的服务啊,有时候搞不好他就是想要因为这个免费的程式,拱出更有钱突的工作也说不定,因为毕竟每个人还是要顾我们的肚子啊,所以约耳评说大错特错。

所以今天有个很重要的策略教导,‘当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互补物品的需求就会增加。通常公司的策略利益是让互补商品的价格愈低愈好。理论上能维持住的最低价格是“普及价格(commodity price)”,也就是会有很多竞争者提供相同商品时的价格。所以:

‘聪明的公司试图让产品的互补物普及化(commoditize)’。

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产品的需求就会上升而你就可以卖贵一点然后赚更多钱。 ’

所以像IBM的设计PC架构,他们做了IBM-PC技术参考手册,‘IBM的目标是要普及附加产品’。便宜的附加产品意味更大的PC需求。

像‘微软的目标是要让PC市场普及化’。因为PC需求增加表示其互补物MS-DOS的需求也增加了。所以委软可以继续赚大钱。

微软还想用XBOX来赚钱,所以Opening the Xbox: Inside Microsoft’s Plan to Unleash an Entertainment Revolution这本书里头解释了这一切,但是看起来好像事与愿违喔!

‘头条:IBM投入数百万美元发展开放源码软体。IBM是因为自己已成为IT顾问公司才会这样做。他们的顾问部门靠这个策略大获全胜。’难怪IBM连笔记电脑也卖给联想了,他们真的是不想搞硬体了!

头条:Netscape公开其Web浏览器的源码。他们是要让web浏览器普及化。Netscape发放浏览器是为了要让伺服器来赚钱。’这到很难联想起来,浏览器竟然是伺服器的互补品。但是其实Netscape当时是没想到的,所以这里我觉得约耳说这是个策略,我倒有点觉得是天公疼愚人,无心插柳柳成荫。

High Stakes, No Prisoners: A Winner’s Tale of Greed and Glory in the Internet Wars这一书有提到Netscape的当家Barksdale这事,约耳竟然写了这一段话:‘Netscape确实不了解状况,这也使我的论点更加不稳。要解释Netscape的行为,比较可能的说法是高层管理不了解技术,所以只好被开发人员牵着鼻子走,而不懂经济的开发人员巧合地想出能配合他们策略的机制。不过还是让我们当他们是真的聪明吧。’

我在想在讲开放原始码的事,约耳是不苟同的样子,他想要有合理的解释,可是到这里已经没有足够的论点来支持了,那干嘛还写这篇文章啊,明显有为了骗钱的可疑喔,看来这也是免费的文章可能是某种利益的互补品吧!

头条:Transmeta雇用Linus,花钱请他研究Linux。Transmeta是家CPU公司,而CPU天生的互补产品就是作业系统。Transmeta想要让作业系统普及化。’喔,这样啊!

头条:Sun和HP付钱请Ximian研究Gnome。Sun和HP为了要在桌上型市场赚钱,他们需要视窗式系统(桌上型电脑的互补物)成为普及化的产品。

头条:Sun开发出Java这套全新的"Bytecode"系统,写一次程式可以到处执行。’但是这里就又提到什么是什么的互补品,很多的问号出现时,我想要继续解释这个论点,还真有点难写下去。

说到这里他劝大家一起去学个体经济,这样对大家有好处喔,好在我学过了,不用再学了!